和天性親人的狗狗相比,貓咪在小時候社會化時期是否和人類親密接觸過,對它日后的性格形成影響非常大。
從小就和人類一起生活的貓咪,年紀大一些之后會很明顯愿意和人類親近;而從小在外流浪的貓咪,則是對人類非常警惕。
大約一周前,一家美發廳里突然來了一只橘貓。當早晨店主來開門時,路邊的貓咪一溜煙地竄了進來,隨后便躺在座椅上開始打盹兒。
由于這是只流浪貓,店主擔心貓咪沒法出門,于是將大門敞開著。可是貓咪一直沒有離開,除了睡覺便是在店里四處閑逛,似乎將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賴著不走了。
經過觀察后店主發現,這只貓咪似乎特別喜歡鉆進類似衣柜這樣的旮旯里。而懷孕的貓咪有一個習性,便是喜歡找到安全的角落等待分娩。
看著貓咪肥肥的肚子,店主連忙將貓咪捉來檢查,卻一眼就看見了貓蛋蛋……原來這公貓只是單純喜歡陰暗的角落啊!
按理說這麼黏人又溫順的小貓咪主動送上門,有點眼色的愛貓人士就應該不假思索地將它領養回家,可店主卻發愁了。
原來,兩年前美發廳里也來過一只貍花貓,它在店里晃來晃去,十分喜歡和人一起玩耍,于是店主心生喜愛并將它帶回了家。
現在店主家已經有了貓咪,還有了孩子,再加上店主自己工作繁忙,如果再將這只橘貓也帶回家收養,生活上可能有些困難。
正在猶豫中的店主鏟屎時又突然發現橘貓拉的便便不成形,于是產生了一個想法:貓咪會不會是生病了,所以前來找她,希望她能幫幫忙?
想到這兒,店主連忙帶貓咪前去寵物醫院做體檢。幸運的是,貓咪沒有任何健康問題,拉肚子只是單純有點消化不良,但獸醫卻發現了另一件事兒:這只橘貓曾經被絕育過。
比較關注流浪動物絕育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志愿者會給絕育過的貓狗剪掉一點耳朵尖,這樣能直觀地分辨毛孩子是否絕育過,從而節約大量人力物力。
然而,這只橘貓做了絕育卻沒有剪耳,再結合它無比黏人的性格來看,這很可能是一只走失的家養寵物貓。
知道這一消息后,大家開始在美發廳周邊張貼失貓招領啟事,并詢問住在附近的居民和寵物醫院是否有人丟了貓,可惜短時間內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幾天后,店主終于下定了決心,打算先將橘貓帶回家暫時收養。若是以后找到了主人,再將它歸還或商量正式領養也不遲。
來到店主家中后,橘貓逛了幾圈便完全適應了新環境,開始悠閑地舔毛,和原住民之間的相處也算融洽。看來,貓咪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