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待在山裡
就總能有方法讓自己平靜
- 生活 故事-
長林雲海,碧波山野
在都市忙碌的同時
你有想過乾脆拋下現在的生活
找一個清淨的地方安居嗎
臺北的資深攝影師陳敏佳
因其精湛的攝影技術
曾任多加知名雜誌媒體的特約攝影師
同時也是《小日子》創刊的攝影指導
△陳敏佳
出版過個人影集 《屋頂上》
△「屋頂上的人」系列
2015年他決心移居北海岸
並在山林中自己造了一幢小屋
開始了半城市半山林的「隱居生活」
在移居之前
陳敏佳和朋友在臺北市區有一件小工作室
但為了維持房租和生活支出
他拼命地接單
把自己整得幾乎沒有假期
跟著劇組工作的時候
每一次拍攝基本都是 3個月以上
每天需要在片場 工作14個小時
回家了之後洗完澡就上床睡覺
第二天醒了之後接著去片場
如此一來便 完全沒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
這樣的工作模式
也漸漸消磨著他的激情
為了減輕工作帶來的壓力
陳敏佳開始迷上登山野營
一個一包就這樣行走于山野間
漸漸地他發現
只要有一個帳篷的話
他在哪裡都能生活
而且這樣的生活所帶來的快樂
是都市里金錢堆積起來的快樂所不能比的
於是他開始思考:
「既然我在那麼簡陋的情況下都能生活
那現在為什麼一定要為
一間房子把自己搞的那麼累呢?」
「人總得思考自己要過怎樣的生活
沒有仔細想過
很有可能就一輩子跟著大環境隨波逐流」
話雖這麼說
可是想要徹底放棄已經熟悉的生活模式
重新開始探索新的生活
這件事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但是想到就要幹!
陳敏佳並沒有過多猶豫地
選擇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一天他想要在自己租的房子旁邊
重新造一間自己的小屋
除了可以日常生活以外
也可以作為自己的工作室
陳敏佳自己沒有學過建築設計
但身邊卻有許多相關行業的朋友
當他們聽說陳敏佳要自己建一座房子後
大家便給了他許多意見
但是光靠朋友的教授還遠遠不夠
什麼東西都要自己上手了之後才能搞懂
於是陳敏佳一邊琢磨朋友教的方法
一邊自己上網查找然後反復實踐
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之後
他終於建成了這間
屬於自己的木屋
屋子裡的佈置簡單乾淨
陳敏佳把「用不到的」
和「可能會用到的」東西全扔了
只留下了「一定會用到的」
書和音樂是他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他親手做了一個大書架
書架上堆滿了他愛看的書
△放滿書的書架
音樂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是一個負能量很高的人
有時候想到煩躁的事情
就會忍不住想摔東西
搬到北海岸後
雖然偶爾也會為工作上的事煩心
但是只要待在山裡
就總能有方法讓自己平靜」
除了進城工作
平常待在山裡的時候
他會給自己設定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用來剪影片、做後期
工作完成後他就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除除草、吹吹風、登山
或者乾脆就安靜地泡個澡
在房間裡什麼都不幹就這樣呆呆地坐著就可以坐好久
有空去屋外生生火為一會的午飯做準備
大夏天泡在一盆微涼的水裡這可比開空調爽多了
閑來時還可以擼擼狗
「住在山裡生活
也讓我學會了就地取材
自耕自炊,簡簡單單
現在我已經很習慣這種
低度依賴電力的生活」
偶爾會有好友進山來探望他
朋友們對他的這種生活方式也透露著嚮往
「我們大致上就是依照現代城市文明
與資本主義的步調前進著
以生命中大量的時間工作換取金錢
但是有登山經驗的人都知道
大自然的運作不是這樣
因此面對自己的人生
我們其實還有別的選擇」